某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的运动“探究阻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人骑自行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运动,当人停止蹬车后,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自行车的速度会逐渐减小至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阻力做功使自行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设自行车无动力后受到的阻力恒定.
(1)在实验中使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获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车,需要测出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s,为了计算自行车的初速度,还需要测量____________(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2)设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恒为f,计算出阻力做的功及自行车的初速度.改变人停止蹬车时自行车的速度,重复实验,可以得到多组测量值.以阻力对自行车做功的大小为纵坐标,自行车初速度为横坐标,作出W一v曲线.分析这条曲线,就可以得到阻力做的功与自行车速度变化的定性关系.在实验中作出W一v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A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
B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D 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E 取下纸带
F 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关闭电源,整理实验器材。
指出其中有错误或者遗漏的两个步骤并改正①___ _____.
②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相同,工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们打点周期相同 |
B.频率都为50Hz |
C.都使用6~10 V的低压交流电源 |
D.都使用220 V的高压交流电源 |
在实验中,下列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
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 s |
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 s |
D.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
在追寻科学家研究足迹的过程中,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该同学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滑块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测出滑块的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从打B点到打E点的过程中,为达到实验目的,该同学应该寻找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之间的数值关系(用题中和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某位同学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步骤
(2)正确操作后通过测量,作出a—F图线,如图丙中的实线所示。试分析: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 =50Hz,如图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 (用英文字母表示);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