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频频发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单位:株/m3)。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年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豚 草 |
0.3 |
0.6 |
1.1 |
1.5 |
2.3 |
狗尾草 |
10.0 |
9.2 |
8 |
6.8 |
5.5 |
龙 葵 |
3.0 |
2.0 |
0.4 |
0 |
0 |
A.在豚草等植物的调查中应该采取样方法
B.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C.豚草与该地区的龙葵等植物呈竞争关系
D.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动物的丰富度将会增加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原理、方法或选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果醋时,通氧不足或温度过低会使发酵受影响 |
B.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计数时需借助于显微镜 |
C.只要生物材料中含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就可直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
D.利用二苯胺试剂鉴定细胞提取物,若产生蓝色变化即表明有RNA存在 |
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N2/N1)×100%的值一般介于10%~20%之间 |
B.若N6全部来自于N4,则蜣螂未获得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
C.当某种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此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
D.散失的热能重新用于合成有机物,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下列关于生命体中螺旋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螺旋藻(一种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
B.DNA分子的解螺旋,使螺旋化的染色体变成丝状的染色质 |
C.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 |
D.高温使某食物蛋白的螺旋结构变得伸展、松散,易被酶水解而易消化 |
下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 |
B.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 |
C.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 |
D.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 |
下列叙述对应有误的是
A.载体蛋白:可帮助一些物质顺或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
B.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并参与控制物质进出 |
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通过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的平衡 |
D.含目的基因的T-DNA:可插入核基因组内并一定使目的基因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