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略去);

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验前、后装置(包括氢氧化钠固体)的总质量.
(1) A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了保证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其操作是
(2) B 装置的作用是 C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补充 D 装置(简要叙述或画出装置示意图).
【交流与表达】
(4)有同学认为图2所示实验装置会造成测得纯碱的纯度偏低,原因是
(5)为了克服图2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1装置与 A 装置连接( A 装置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1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足量空气.
①反应前,断开 B C 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②反应后,用图1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③在 A 装置中的反应发生时,开关 R 处于关闭状态,其原因是
【数据处理】
(6)称得的纯碱样品质量为10.8 g ,实验前、后 C 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75.2 g 和79.6 g ,纯碱的纯度为%(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反思与评价】
(7)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
(8)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减少测定的误差,原因是①反应生成的 C O 2 尽可能被 C 装置吸收;②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①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选填下图字母)

(2)④为O2的收集装置,可选用装置 (选填上图字母)。

某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样品分解产物,并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已知:浓硫酸可作为干燥剂;草酸晶体(H2C2O4·2H2O )的性质见下表:

熔点
沸点
热稳定性
其他
101℃~102℃
150℃~160℃升华
100.1℃分解出水,175℃分解成CO2、CO、H2O
与 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C2O4)

(1)图 1 是加热装置。最适宜的加热分解草酸晶体装置是C。若选装置 a 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装置B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 2 是验证热分解产物中含 CO 、 CO2的装置。

① 装置 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证明存在 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证明存在 CO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一定量样品,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因素,其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为了研究氧化铁能否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起催化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
【资料】①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②氯酸钾和氯化钾均能溶于水。
【实验一】氧化铁能否在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加快反应速率。

实验编号
KClO3/g
氧化物
产生气体的体积(mL)
耗时(s)
1
0.6

67
1800
2
0.6
0.2g二氧化锰
67
36.5
3
0.6
g 氧化铁
67
89.5


(1)实验3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2)以上实验采用了的实验方法。
(3)实验一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二】为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同学们又完成了以下的实验:
Ⅰ.在实验3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到红色固体,洗涤干燥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质量为0.2g。
Ⅱ.将一定量的CO通入滤出的固体,按下图进行实验:

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如下:

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A
红色固体全部变黑
生成了铁
B
石灰水变浑浊
产生二氧化碳


(4)写出A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氧化铁能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中起催化剂。
【实验反思】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剩余固体可能由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铁粉和未反应的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研究剩余固体的成分,丙同学查阅了以下资料:


铁粉
氧化亚铁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颜色
黑色
黑色
红色
黑色
磁性




与CO反应
不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
生成氯化亚铁和水
生成氯化铁和水
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5)丙同学认为剩余固体中一定没有氧化铁,原因是____________。
(6)测定剩余固体的组成。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和解释
1
用磁铁吸引剩余固体
_____________
剩余固体中没有氧化亚铁。
2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剩余固体中只有铁粉。

酸、碱、盐是几类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
(1)酸和碱在组成和性质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特点,请任写出其中的一条.
(2)氢氧化钙是一种常见的碱,列举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右图)的溶液,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究竟是什么?
经过询问实验老师平时的药品保管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的某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他们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
①小明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  (提示:只有其中一种).
②小英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也不可能,你认为她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静置一段时间后,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
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结论:③该瓶无色溶液是  .出现白色沉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反思:④小强认为上述设计实验还可简化,也能达到目的.小强的实验操作是:
(4)若73 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