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t 1 ℃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t 2 ℃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30
17
2
反应后质量(g)
m
39
0
10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表中m为1g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

化学方程式2H2O2H2+ O2不能表示

A.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C.两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
D.每36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后,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以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用户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Li + MnO2 ="=" LiMnO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反应中Mn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②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③LiMnO2为新型的氧化物④Li 是化合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下列对相应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较大
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不断的运动
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用铜制作导线
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