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
B. |
燃烧须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着火点,则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
C. |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D. |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及时归纳梳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以下归纳不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安全 |
B.性质与用途 |
①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②做铁丝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
①水可做溶剂——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性质 |
C.化学与社会 |
D.化学与农业 |
①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和能源 ②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
①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肥效降低 ②波尔多液不可用铁制容器存放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为探究铜、锌、X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实验操作 |
|
|
|
现象 |
产生气泡 |
无明显现象 |
X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A. |
锌 X 铜 |
B. |
X 锌 铜 |
C. |
锌 铜 X |
D. |
铜 X 锌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对 在催化剂[Pt/ /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
B. |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 |
C. |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D. |
该装置的应用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
某同学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该“五连环”中相连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涉及几种基本反应类型( )
A. |
1种 |
B. |
2种 |
C. |
3种 |
D. |
4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