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 “多报道好人有好报,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去放大社会的阴暗面和丑陋面。给人民群众造成做好事不得好报,做好事引火烧身的错觉。”
“现在有些媒体是通过猎奇、感官刺激来吸引眼球,不是用批判的态度来报道事件。长此以往必将造成审丑疲劳,也显得媒体格调不高,久而久之,广东就成了凶杀、暴力、跳楼、拐骗,各类事故频发的地方。”
“我不是要媒体粉饰太平,我积极支持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我觉得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下,媒体的新闻监督对社会的进步作用是巨大的,但是新闻监督不是追求猎奇和感官刺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的社会风气也是讴歌出来的!”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摘录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传媒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只追求经济利益就够了,不必考虑社会效益?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体论述。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党的十八大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凝炼,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民意和自身职能转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积极回应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焦点一:收入分配。总理强调要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比重。
焦点二:食品安全。总理强调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制定并严守法规和标准,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焦点三:环境保护。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总理回应措施的经济意义。
材料二: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政府提倡“简政放权”,按照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改变过去存在的“三位”现象:一是“越位”,对经济活动干预过多;二是“错位”,政府职能分工交叉、混淆;三是“缺位”,该管的政府没有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领域出现了“真空”。
(2)请就政府如何避免“三位”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2013年10月,青岛市政府组织开展了“服务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专家建言献策月”活动。政府各职能部门都组织了相关专家围绕新区发展建设开展调研活动。专家们在调研基础上各自形成了书面意见、建议表上报给了政府部门。最近,市政府对专家们的意见、建议表梳理分类,分批召开专家论证会进一步分析论证。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青岛市做法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动财富分享方面的反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达到惠及更多百姓的目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需要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实施一系列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顶层设计”。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分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一:2013年年末我国人口数及其构成,见下表

单位:万人
指标
年末数
比重%
全国总人口
136072
100.0
其中:城镇
73111
53.73
乡村
62961
46.27
其中:男性
69728
51.2
女性
66344
48.8
其中:0-15岁[4](含不满16周岁)
23875
17.5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91954
67.6
60周岁及以上
20243
14.9
其中:65周岁及以上
13161
9.7

注: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6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材料二: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高储蓄、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优势已经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我国人口抚养比的上升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随着我国传统人口红利期的逐步消失,请从下表中选择三项能够应对的措施,并分别说明理由。

①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②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③企业重视科技和管理创新
④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⑤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二胎

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