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图回答问题。 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 |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
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主要包括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巢湖、宣城等城市,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读图5,回答7—9题。皖江城市带主要分布在
A.铁路沿线地区 | B.河流交汇处 |
C.沿江平原 | D.山间盆地 |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有
①科技力量雄厚②劳动力廉价③距离长三角近④土地价格低⑤海陆交通便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图中甲为黄山,夏季去黄山旅游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是
A.带墨镜、防晒霜、羽绒服和防高原反应的药品 |
B.遇到雷雨时,用手抓紧路边的铁链以防滑倒 |
C.在险要处拍照时,不要随意移动以防失足跌落 |
D.尽量沿陡坡攀登,以缩短登山的路程和时间 |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右图)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问题。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云贵高原东部 | B.四川盆地 W |
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 | D.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西部 |
图中①地区1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 | B.受准静止锋影响 |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 D.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影响 |
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3—4题。图示地区
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 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
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 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
当前
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
B.乙地受锋面影响,阴雨连绵 |
C.甲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 |
D.乙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 |
读图1、图2,完成1—2题。若地下水矿化度为5克/升,则图2中土壤含盐量大于等于0.8%的点有
A.①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 |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若地下水埋深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矿化度成负相关 |
B.若地下水矿化度较低,则无论地下水埋藏深浅,土壤含盐较低 |
C.若地下水埋深越大,则土壤含盐量越大,土壤盐碱化就越严重 |
D.若地下水矿化度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成正相关 |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0年1月报道,有多位权威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年至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设这一推断成立,完成11题。
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阿尔卑斯山雪线上升 | B.南海鱼种大量出现在黄海 |
C.北美1月0℃等温线北移 | D.柑橘的种植范围缩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