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 )
A.4000个和900个 | B.4000个和1800个 |
C.8000个和1800个 | D.8000个和3600个 |
甲、乙两个湖泊生态系统原来基本相似,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下图表示目前两个湖的光合作用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比较甲、乙两湖的光合速率可知受到污染的湖是甲湖 |
B.甲湖水深超过10m的区域主要分布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
C.甲、乙两湖中植物的分层分布直接与光照有关 |
D.甲湖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能量传递效率都比乙湖高 |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 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光合作用 |
B.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 |
D.①、②、③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
某研究小组连续10年调查某生态系统,发现该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越来越低 |
B.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
C.10年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将不存在分层现象 |
D.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与人口快速增长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