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我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完成问题。“天宫一号”发射时,地球的公转速度
A.越来越快 | B.越来越慢 | C.先快后慢 | D.最快 |
在“天宫一号”发射时,下列有关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 B.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 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图8为中原城市群示意图。据此完成21-22题 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高速公路扩大了焦作市的服务范围 |
B.郑州市比洛阳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 |
C.平顶山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
D.图中显示的城市中地级市的数量最少 |
郑州与洛阳两城市服务范围的关系类似于图9中的
图7为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城市化第Ⅱ阶段,主要出现
A.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
B.逆城市化现象 |
C.一、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
D.生物多样性增多 |
当前,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处于城市化第Ⅲ阶段的是
A.埃及 | B.中国 | C.英国 | D.印度 |
2011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影响,阅读表3中提供的数据(北京市,单位mm),完成17~18题。表3
降水量 |
径流总量 |
地表径流 |
地下径流 |
蒸发量 |
|
市区 |
675.0 |
405 |
337 |
68 |
270 |
郊外平原区 |
644.5 |
267 |
96 |
171 |
377 |
城市建设导致了
A.市区蒸发量减少 | B.郊区径流总量减少 |
C.市区地下径流增加 | D.郊区降水量减少 |
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
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
C.扩大城市的规模 |
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
图为“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15~16题。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总人口增加 |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D.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 |
影响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因素最主要是
A.位于市中心的位置 | B.交通通达度高 |
C.临近工业区 | D.位于住宅区内 |
表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比重”,据此完成13-14题。
城镇人数(万人) |
城镇人口比重(%) |
|||||
2000年 |
2010年 |
年增长率(%) |
2000年 |
2010年 |
增长百分点 |
|
苏南地区 |
1467 |
2288 |
4.54 |
59.6 |
70.3 |
10.7 |
苏中地区 |
636 |
917 |
3.73 |
37.7 |
56.0 |
18.3 |
苏北地区 |
983 |
1533 |
4.54 |
31.2 |
51.5 |
20.3 |
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
B.十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
苏北地区为提高城市化水平,可采取的措施是
A.兴建卫星城镇,增加城市人口容量 |
B.扩大城市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
C.调整行政区划,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
D.加快产业发展,繁荣区域社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