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MPN表示晨昏线,虚线圈表示回归线和极圈,最外圈表示赤道),回答问题。此时在M地某人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
A.东北方 | B.东南方 | C.西北方 | D.正西方 |
如果Q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B.北京时间为8时 |
C.东京地方时为6:00 |
D.新的—天所占经度范围小于全球的二分之一 |
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图5),回答13-16题。图示地区进行交通运输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的地质灾害是
①地震②水土流失③冻土
④滑坡⑤泥石流⑥暴雨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⑤⑥ | D.①④⑤ |
关于对甲山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场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
B.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 |
C.森林茂密,生物资源丰富 |
D.山河相间,地势南高北低 |
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交通 | B.劳力 | C.政策 | D.资源 |
下列对玉树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大 | B.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 D.终年寒冷,降水较多而均匀 |
该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地势、年太阳辐射量、7月均温 |
B.地势、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 |
C.7月均温、年太阳辐射量、地势 |
D.年太阳辐射量、地势、7月均温 |
制约a、c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A.降水稀少;光照不足 | B.地形崎岖;土壤贫瘠 |
C.地质灾害多发;丘陵起伏 | D.热量不足;气象灾害多发 |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 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可能成为主要气源地的是
A.中亚 | B.俄罗斯 | C.西亚 | D.乌克兰 |
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8-9题。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 |
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
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 |
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沙量年份逐一对应 |
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
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 |
2009年3月结束的“两会”上,我国“六大核心经济圈带(图)”的概念逐渐浮现,区域竞争越发激烈。回答5-7题。“六大核心经济圈带”均位于
A.湿润地区 |
B.第三级阶梯 |
C.季风气候区 |
D.矿产丰富区 |
Ⅳ经济圈发展的独特优势是
A.政策扶持 | B.著名侨乡 | C.海运便利 | D.科技发达 |
该图示意我国某地段的地形剖面,该地段最有可能属于
A.Ⅱ经济圈 | B.Ⅳ经济圈 | C.Ⅴ经济圈 | D.Ⅵ经济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