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一次探究实践活动
1、活动材料:
大玻璃缸1个、隔板1块、冰1盒、热炭1盒、塑料薄膜1卷、香烟1根。
2、实验过程:
①把隔板放在玻璃缸内,把玻璃缸分成两部分。一边放入冰块,一边放入热炭。
②覆盖上塑料薄膜,把点燃的香烟从顶部放入玻璃缸内。
③抽掉中间隔板,观察烟雾的运动。
(1)请你在下图中绘出观察结果(烟的流动)。

(2)归纳分析: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实验原理
①在下图中绘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②绘制绿洲“冷岛”效应的大气运动图:(在图中所示横线处标上气流运动箭头)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整个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都被厚厚的冰所覆盖。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的
最高区域,它是一片相对平坦的区域,平均海拔高度4092米,被公认为南极科学研究的制
高点。我国在冰穹A点附近兴建了昆仑站,下图为该站点部分建筑物示意图(“高脚屋”式
的架空结构)。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将在冰穹A地区建天文台,请分析在此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
(2)该站建筑物采用“高脚屋”式架空结构,从气象要素角度分析其原因。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
柱,但粮食不能自给。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很少实施喷灌、滴灌。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
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读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1)概述厄立特里亚的地理位置。
(2)概括该国的地形特征。
(3)简述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A、B两地的主要地形类型及甲地对应的自然带类型。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中俄近年来双边经贸和科技交流非常活跃,两国科学家对贝加尔湖进行了综合科
学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贝加尔湖的成因。
(2)结合所学知识,图中A河流存在凌汛的自然条件及其凌汛发生的主要时期。
(3)简要分析图中B城市近年发展迅速的区位条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