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
B.一般说来,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
D.所有的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都可产生紫色反应 |
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 |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而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1。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A.3:1 B.1:3C.3:2D.1:1
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5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F1测交子代的表现型比最可能是
A.1∶1∶1∶1 | B.1∶2∶1 | C.1∶1 | D.3∶ |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
B.摩尔根借助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必然是正确的 |
C.沃森与克里克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建构了DNA分子结构模型 |
D.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