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题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三国演义》中,记叙了很多表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如:“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计”“火烧上方谷”“赚城斩车胄”等。 |
| B.《家》中,觉新奉行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但同时他又受到“五四”新思想影响,使他清醒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此更增加了他行动时的痛苦。 |
| C.《匪徒颂》中,作者郭沫若热情讴歌了进行政治革命的华盛顿、进行文艺革命的罗丹和进行教育革命的泰戈尔等不畏强权的杰出人物。 |
| D.《雷雨》以“雷雨”为题有多层含义,既指自然界的雷雨,又指人物内心酝酿的“雷雨”,还指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 |
E.《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为被谋杀篡权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简答题
(1)“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十二曲•收尾•飞鸟各投林》)这支曲子是大观园里众多女子悲剧命运的概括。其中“为官的”“富贵的”“有恩的”“无情的”“欠命的”“欠泪的”分别指哪个女子?
(2)请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死后关于欧也妮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如何在上方谷大败司马懿?后来,诸葛亮是如何刺激司马懿的?司马懿是否中计?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宝钗因平日未能赏鉴通灵宝玉,便向宝玉要来欣赏了一番。巧的是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正好是一对儿。 |
| B.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见到遍身绫罗,插金戴银,花容月貌的平儿,误认是凤姐,亲热地叫姑奶奶,见周瑞家的称她“平姑娘”,才知不过是有些体面的丫头。 |
| C.魏主曹睿临终托孤,命司马懿辅佐幼主曹芳。司马懿知道手握重兵的大将军曹爽对他心存疑忌,便与儿子一道上演了一出好戏。当曹爽派心腹李胜来探问虚实之际,他装出一副行将就木的病态,骗过了曹爽。 |
| D.《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中,钟会攻打剑阁,邓艾则带领精兵偷渡阴平小路,直取成都。江油守将马邈投降并献了地图。邓艾挥师进攻绵竹,刘禅慌忙派诸葛瞻来应敌。诸葛瞻拼死力战,多次杀败魏军,终因寡不敌众,与儿子诸葛尚双双战死于绵竹。 |
E.《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中,因蜀军大败曹真,曹真向朝廷求援,曹睿重新起用司马懿,加封他为平西都督。司马懿正在调兵遣将,忽然得到报告,说蜀国降将新城太守孟达正与诸葛亮密切联系,准备反叛魏国,夺取洛阳。司马懿奏明天子,兵进新城,擒拿了孟达。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第9题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緦、小功①之察;放饭②流歠③,而问无齿决④,是之谓不知务。”(《孟子·尽心上》)
[注释]①缌(sī)、小功:古代丧服中最轻的两种。②放饭:大口吃饭;一说,把吃剩下的饭倒回饭器中。③流歠(chuò):大口喝汤。歠,饮。④齿决:用牙齿啃断东西。
(1)(1)写出选文中的一个成语
(2)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选文的理解。
《复活》中所体现的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请简述促使玛斯洛娃由堕落走向精神复活的主要事件。
答:
下列各项对《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农民得到了土地,付的租金比附近一带要低三成,聂赫留朵夫自己从土地上所得的收入几乎减少了一半。他的愿望和计划实现了,农民们也得到了满足。 |
| B.在流放西伯利亚的政治犯中,玛丝洛娃钦佩所有的新朋友,但最钦佩西蒙松。这个富裕将军家庭出身的年青人,能讲三种外语,却过着最普通的工人生活。 |
| C.检察官卜列维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玛丝洛娃有罪。他认为下层阶级天生是下贱的,下贱的人必会犯罪。玛丝洛娃是妓女,是“最低级的退化的榜样”,犯罪是毫无疑义的。 |
| D.西蒙松是个腼腆、谦虚而又意志力极强的人。他跟平民站在一边,反对上层阶级,“公开抨击他认为虚伪和不公正的事情”。为此,他被流放西伯利亚,途中与玛丝洛娃相遇。 |
E.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三次到监狱来探望她的时候,已经戒了酒,还答应他在医院里做杂务工。但她仍拒绝接受他的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