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填写:
(1)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 ;
(2)为使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疏松多孔、松软可口,常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
(3)现有①黄瓜②豆腐③馒头④鸡蛋,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4)衣服以纯棉质地为佳。鉴别纯棉与涤纶可用 方法;
(5)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如缺 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6)农作物生长对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常用 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7)油锅起火时可用的灭火方法是 .
(3分)(1)在充满CO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封口,易拉罐立即变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易拉罐又鼓起,因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和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可用比较自来水煮沸前后的硬度。
(2)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3)小明家新装修的房间中放有几包活性炭,其目的是:。
(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碘的一格,请写出从中获取的一条信息。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3)最简单的有机物 ;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发现F装置中的水变红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E装置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随开随关,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现象是_________;b处现象是__________、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9分)“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实际生产中,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分离”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所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的是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A.捕捉到的CO2可制备其它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
B.“反应分离”中的反应要吸收大量热 |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
D.能耗大是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