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在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 物质的溶解度大(填“A”或“B”)
(3)t2℃时,100g水中溶解 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 0%的溶液,应加水 g。
(4)t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利用化学知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
(1)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实验;
(2)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
(3)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了一定量的活性炭,目的是用来除去有毒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由该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①;
②;
(2)实验中使用了铜片,主要是利用铜的性。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三个铁原子;
(2)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
(3)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4)四个二氧化碳分子。
如图为某学习小组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有关“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
(1)使用白色点滴板进行实验的优点是(答一点);
(2)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在不同碱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