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清明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今年的清明祭扫,低碳、文明、环保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鲜花代替纸钱、冥币,被置放在先人墓前;植下一棵小树,寄托哀思;在网上建个虚拟灵堂,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传统的清明习俗在植入“低碳”元素后,释放出了更绿色的气息。上述材料说明  (  )
①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历史性
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④世界上的事物总是不断向前变化发展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格
C.价格和价值 D.价值和价值尺度

丝瓜络是农民房前屋后种植的丝瓜的废弃物,农家偶尔用来刷刷锅碗,如今被有心人制成多种产品销售。这一过程实现了如今被有心人制成厨房清洁用品、沐浴护肤用品、鞋垫等1000多种产品销售。这一过程实现了()
①从劳动产品向商品的转化
②从自然物向劳动产品的转化
③从满足自己需要向满足他人需要的转化
④从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生产的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列选项中属于商品的一组是()
①居民家里使用的自来水
②2011年日本地震中分发给受灾群众的救灾物资
③农民生产的蔬菜
④市场上的蔬菜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4年9月3日,澳大利亚慈善家魏基成夫妇在今年中国云南省鲁甸县地震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派人捐赠3万件棉服到震中所在地龙头山镇,发放给当地受灾群众。材料中的棉服()

A.是商品,因为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有进行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没有用于交换

某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其需求曲线出现了图1到图2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

①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②该商品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
③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④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