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2℃A、B两种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均可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它们达到饱和溶液
D.要分离混有少量B物质的A物质,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发射航天飞机 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A.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B.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C.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D.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则此溶液中钠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36:883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
B.20℃时,将60g甲加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A,若再加入100g水,会使溶液A的质量分数变小
C.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故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故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分子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