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 | B.升高温度 |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 D.使用催化剂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在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
B.氧化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
C.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
D.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
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
B.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降低,原理不相同 |
C.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 |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铁质容器储运,说明铁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试样 ![]() ![]() ![]() |
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 粗盐 ![]() ![]() ![]() ![]() ![]() ![]() |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试样 ![]() ![]() |
D.证明酸性条件H2O2的氧化性比I2强: |
NaI溶液溶液变紫色→氧化性:H2O2>I2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Z)>r(W)>r(X)>r(Y) |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 + 3H+ = Fe3+ + 3H2O |
B.向0.1L 5mol/L亚硫酸氢铵溶液中逐滴加入0.1L 7 mol·L-1 NaOH溶液: 2NH4++5HSO3-+7OH-=2NH3·H2O+5SO32-+5H2O |
C.FeI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I-+2Cl2=2Fe3++I2+4Cl- |
D.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I2+2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