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 |
|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 Cu2+ |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 |
|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黄色 |
| C.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
|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
将18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2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剩余9.6 g金属;继续加入2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15 mol |
|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
| C.第一次剩余的9.6 g金属为铜和铁 |
| D.再加入上述200 mL稀硝酸,还能得到标准状况下2.24 L NO |
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
| A.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 |
| B.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 |
| C.少量Na2O2固体加入到过量NaHSO4溶液中 |
| D.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Fe2(SO4)3稀溶液 |
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为Fe,则C可能为Fe(NO3)2
B.若X为KOH溶液,则A可能为Al
C.若A、B、C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X一定为CO2
D.若X为O2,则A可为有机物乙醇,也可为非金属单质硫
把7.2 g铁粉投入某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剩余固体1.6 g,产生NO2和NO的混合气体0.08 mol。若不考虑N2O4的存在,则原HNO3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 )
| A.0.34 mol | B.0.38 mol |
| C.0.28 mol | D.0.2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