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甲烷和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知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g,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 )
A.0.1mol | B.大于或等于0.2mo1,小于0.3mol |
C.等于0.2 mol | D.大于0.1mol小于0.3mol |
关于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磷有剧毒而白磷没有毒 |
B.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 ℃就可以转变成不易燃烧的红燐 |
C.白磷可以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
D.少量的白磷应该保存在水中 |
在恒温恒压下将N2和NO2混合盛满试管后,倒立于水中,待水柱高度不变时,测得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3/5,那么原混合气中,N2与NO2两气体的体积比应为()
A.2∶3 | B.3∶2 | C.3∶5 | D.5∶3 |
氮族元素与同周期的碳族、氧族元素相比较,下列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N<O |
B.非金属性:Si>P>S |
C.稳定性:SiH4>PH3>H2S |
D.酸性强弱:H2SiO3<H3PO4<H2SO4 |
氮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B.熔沸点逐渐降低 |
C.RH3还原性逐渐增强 |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
鉴别NO2和溴蒸气的方法可选用 …()
A.通入蒸馏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
B.通入AgNO3溶液中观察沉淀的生成 |
C.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接近气体 |
D.分别通入NaOH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