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和额定电压为3.8V.
(1)小明在连接实验电路时还有导线未接上,如图甲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好(导线不得交叉).
(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 (A/B)端.
(3)实验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A,那么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4)小华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小灯泡额定功率,她用同一套器材做了三次实验(她将电压表调到3.8V,图丙是其中一次实验所调的电压表示数),获得三组数据,并进行了三数据处理,如下表:
实验序号 |
电流示数/A |
额定功率/W |
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
1 |
0.71 |
2.698 |
P=![]() |
2 |
0.69 |
2.622 |
|
3 |
0.68 |
2.584 |
②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正确? (正确/不正确),其理由是 .
小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请用笔代替导线,完成图乙所示的实物图的连接。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3)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时,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法,要求保持电阻阻值不变,通过改变电阻两端的 ,观察电流大小的变化。
(4)如图丙所示,是他在实验中的第三次测量结果,请把实验数据填入到记录表中。
实验记录:定值电阻
实验次数 |
电压 |
电流 |
1 |
1.2 |
0.2 |
2 |
1.8 |
0.3 |
3 |
(5)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
(2)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
(3)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由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5)由 、 两图可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小强同学在测量某金属块密度时,做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2)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3)横梁平衡后,他应将被测金属块放在天平的 盘,用镊子向天平的 盘加减砝码,必要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
(4)他又用量筒测量了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和图丙所示,物体的体积为 。
(5)他用密度公式 计算得到金属块的密度为 。
如图中所示是测量额定电压为 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实物图。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导线不允许交叉;
(2)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 ,移动变阻器滑片 ,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明显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原因是小灯泡 (选填“短路”或“断路” ;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达到额定电压时,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4)利用测出的几组数据,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发现灯泡电阻有较明显的变化,说明灯丝的电阻与 有关。
小张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给他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成“右” 调节;
(2)小张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次数 |
动力 |
动力臂 |
阻力 |
阻力臂 |
1 |
1 |
10 |
2 |
5 |
2 |
1.5 |
5 |
0.5 |
15 |
3 |
2 |
15 |
1.5 |
▲ |
表格中空缺的实验数据“▲”是 。
(3)小张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填答案序号)。
①减小摩擦 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③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④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