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春风,暖暖的,柔柔的。老妈的一句叮咛就是一缕春风,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就是一缕春风,成功后,友人的一声喝彩,就是一缕春风。。。。。。。这一缕春风,使这个世界桃红柳绿,温馨和谐。
请以“春风,拂上我的心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字数600—700之间。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写作
以“我看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左右。
作文
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不仅仅是标点符号,它们各自蕴含着丰富的意义。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就所领悟到的意思,结合生活经历,或叙事,或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规范。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报摘:有一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沓作文本。作文本上是一个幼儿园的31位孩子在50年前写的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布罗迪随手翻了几本,很快便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自己是未来的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里游泳,喝了三升海水而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盲童,他认为,将来他肯定是英国内阁大臣,因为英国至今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作文本重新发到他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的这一想法后,为他刊登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便向布罗迪飞来。其中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很想知道自己儿时的梦想,并希望得到那作文本。布罗迪按地址给寄了去。
一年后,布罗迪手里只剩下戴维的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人也许死了,毕竟50年了,50年间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英国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人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那个梦想就一直在我脑子里,从未放弃过。五十年过去了,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想通过这封信告诉其他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眼前。”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一个盲童,竟能成为内阁教育大臣,原因何在?
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冲破束缚、破茧化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许悄然无声,也许轰轰烈烈。
结合上面材料,以“走向另一个自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作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地名、姓名。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题一:
体验,《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亲身经历;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
请以“体验”为题,写一篇文章。
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作文题二: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火车票。可无论长途短途、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他有个简单而管用的办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但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一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还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人安于现状。
乘车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不安于现状,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要求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所写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