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θ,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斜面的顶端,下端与物体b相连,物体b上表面粗糙,在其上面放一物体a。将物体a、b从O点由静止开始释放,释放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由伸长状态,且在运动的过程中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两者加速度始终在减小 |
B.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增加 |
C.当两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 |
D.当两物体的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0 |
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 |
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 |
D.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
对于真空中电荷量为q的静止点电荷而言,当选取离点电荷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时,离点电荷距离为r的位置的电势为φ=kq/r(k为静电力常量),如图所示,两电荷量大小均为Q的异种点电荷相距为d+R,现将一质子(电荷量为e)从两电荷连线上的A点沿以负电荷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迹ABC移到C点,在质子从A到C的过程中,系统电势能的变化情况为()
A.减少![]() |
B.增加![]() |
C.减少![]() |
D.增加![]() |
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3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A.![]() |
B.![]() |
C.![]() |
D.![]()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做共点力平衡实验。M、N为摩擦不计的定滑轮,O点是轻质细绳OA、OB和OC的结点,桌上有若干相同的钩码,他已经在A点和C点分别挂了3个和4个钩码,为使O点在两滑轮间某位置受力平衡,在B点挂的钩码数可能是()
A. 1个 B.3个 C.5个 D.7个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0日晚上九点二十分,在太空飞行了九天的“嫦娥三号”飞船绕月球飞行,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首先沿距月球表面3R的圆轨道Ⅰ运动。到达P点成功变轨到椭圆轨道Ⅱ,两轨道相交于点P,如图所示。关于“嫦娥三号”飞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小 |
B.在轨道Ⅰ上运行的速率为![]() |
C.在轨道Ⅰ上的势能与动能之和比在轨道Ⅱ上的势能与动能之和大 |
D.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