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的钢球B放在小支柱N上,球心离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的钢球A用细线栓好悬挂于O点,当细线被拉直时O点到球心的距离为L,且细线与竖直线之间夹角为;A球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继续向左摆动,细线与竖直线的最大夹角为,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用来记录B球的落点。
①、让A球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发生正碰,这是为了                                            
②、用图中所示各个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碰撞前后A、B两球的动量(设A、B两球的碰前动量分别为PA、PB
碰后动量分别为PA′、PB′),则:PA=             ;PA′=           ;   PB=            ;  PB′=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块的加速度,将宽度为d的挡光片固定在物体上,测得二光电门之间距离为s。

①当滑块匀加速运动时,测得挡光片先后经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为,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
②(多选)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d
B.适当减小两挡光片宽度d
C.增大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D.减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电学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元件,它由A.B两导体并联组成,被封闭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壳内,A.b是其两个外露的接线柱,如图所示,A是一个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B是一种由特殊金属丝制成的导体,它的额定电压是9V,为进一步探究该元件的某些特性,同学们设计了适当的电路,使该元件上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加,测得相应的电流,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I-U曲线

(1)上图是该小组实验时连接的实物图,请将漏画的一根导线补上
(2)由图的I-U曲线可求得导体B的额定电流为_____A;随着电压逐渐增大,其电阻_____
(3)若把该元件与一阻值为18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的电源两端,利用作图法________,得该元件的实际功率约为_______W

在做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备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干电池1个
B.直流电流表(量程0~0.6~3A)
C.直流电压表(量程0~3~15V)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5Ω,允许最大电流为1A)
E.开关、导线若干
(1)直流电流表量程、直流电压表量程分别选_____
(2)若画出的U-I图像如图,从图可知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_____V,内电阻r=______
(3)实物连线
(4)考虑电表本身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造成本实验的系统误差的原因是_____

为了撰写关于废旧电池的暑期实践报告,某学校课题研究小组收集了数码相机、手机等用旧了的各种类型的电池及从废旧收音机上拆下的电阻、电容、电感线圈等电路元件,现从这些材料中选取两个待测元件,一是电阻R0(约为2k),二是手机中常用的锂电池(电动势标称值为3.7V,允许最大放电电流为100mA)。在操作台上还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

A.电压表V(量程4V,内阻极大)
B.电流表A1(量程100mA,电阻RA1约为5
C.电流表A2(量程2mA,电阻RA2约为50
D.滑动变阻器R1(0--40,额定电流1A)
E.电阻箱R2(0--999.9
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1)为了测定电阻R0的阻值,小组的一位成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所选取的相应的器材(电源用待测的锂电池)均标在图上,其他成员发现他在器材选取中有不妥之处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滑动变阻器R1、电流表A1已损坏,请用余下的器材测量锂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
请你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注所用器材符号);

‚为了便于分析,一般采用线性图象处理数据,请写出与线性图象对应的相关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

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门1和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其中光电门1更靠近小球释放点),小球释放器(可使小球无初速释放)、网兜。实验时可用两光电门测量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并从竖直杆上读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
(1)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为______cm。

(2)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不变,小球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为v,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则h、t、g、v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h=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线,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根据图线可求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