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西安市某小学给“学习不好的孩子”戴绿领巾一事,经媒体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批评之声不断。
(1)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戴绿领巾一事为什么招致社会的不断批评?
“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西安市某小学门口,载绿领巾的小敏(化名)被人取笑,神情沮丧,郁闷,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领巾装进书包里。
(2)你认为应该如何帮助小敏走出困境?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中国式过马路”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1分)
(2)“中国式过马路”反映了行人什么心理?如何看待这种心理?
(3)上述信息集中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其重要环节是什么?
(4)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保护,也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但因隐私权受到他人侵害而诉诸法律的案件仍屡见不鲜。请看下面三则实例;
事例一:某班语文老师检查学生日记,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写日记的情况,承诺决不告诉任何人。同学们出于对老师的信任都上交了,结果,该老师把其中一些同学对某位老师看法的内容传了出去,引发了师生矛盾。
事例二:最近一段时间,小张学习有点心不在焉,成绩下滑。针对他的异常情况,班主任偷偷地扣留了他的信件,查看了信的内容,并把情况告诉了他父亲。
针对上述事例,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那些属于个人隐私吗?
(2)请你对上述事例中是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行为进行评析。
(3)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010年7月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自今年春季各地发生多起幼儿园、学校的恶性伤人事件之后,全国各地高度重视加强校园安全建设和管理,学校有校警、街头有巡警、辖区有民警,正成为全国多数地方的共同举措。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何谈幸福!
(1)请你探究:国家为何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
(2)排查隐患:你所在的校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2分,要求能列举两条)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观察下列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注:漫画中的对话为:权利都抢跑了,义务是谁的?)
(1)漫画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2分)
(2)请结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评析漫画中人物的行为?(7分)
(3)对此,你有何启示?
2010年5月18日,山东枣庄市在网上发现一条“枣庄将在5月19日凌晨4时发生地震”的帖子,地震谣言帖的出现,引发了部分群众恐慌。为避免谣言扩散,市公安局全力侦探,于20日将在网上散布谣言的违法嫌疑人王某抓获。王某行为已经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涉嫌编造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公安机关对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看了上面信息,某班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观点评析:有人说,发帖子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别人爱信不信,不应当受到法律制裁。你认为呢?
(2)理论分析:请你向同学们说一下材料中散布谣言的危害。
(3)现象列举:社会中类似材料中散布谣言的做法还有许多,请你列举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