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日,“曼哈顿悬日”奇观再度出现。“曼哈顿悬日”,是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4°W)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曼哈顿街道为严格的网格式布局,在每年的5月30日和7月12日前后,日落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的所有特定朝向的街道,呈现出壮观的景象,如下图。回答问题。出现“曼哈顿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大致是
A.正东——正西 | B.东北——西南 |
C.西北——东南 | D.正南——正北 |
这些街道日出时也会出现类似现象,出现的日期应该是
A.每年的3月初和4月10日前后 |
B.每年的6月初和7月10日前后 |
C.每年的9月初和10月10日前后 |
D.每年的12月初和1月10日前后 |
与处理措施①比较,该实验结果表明
A.②措施使土壤有机质多,利于水土保持 |
B.③措施使土壤酸性增大,有机质含量高 |
C.②措施使水土流失较多,土壤酸性增大 |
D.③措施使水土流失较少,土壤呈碱性 |
下图为咸海1989、2014年间湖面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1989年,南咸海水域水深的比较及成因正确的是
A.西部水深大于东部河流径流 |
B.南部水深大于北部泥沙淤积 |
C.西部水深大于东部地层陷落 |
D.北部水深大于西部水分蒸发 |
根据咸海湖面的变化,推测咸海所在的中亚区域的聚落
A.呈点状或带状分布 |
B.呈环状分布于咸海周围 |
C.主要分布于大平原地区 |
D.受交通线的影响明显 |
2015年4月11日,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的HIRISE相机拍摄到了火星北部平原的霜冻(干冰二氧化碳)沟壑。完成下列问题。火星上有该霜冻沟壑,说明火星具备生命存在的
A.大气 | B.合适的质量 |
C.合适的温度 | D.水 |
沟壑地区易形成霜冻,是因为沟壑地区
①水汽多 ②冬季温度低③风力小 ④二氧化碳易积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基流是地下水补给进入河水中的部分,其径流量较为稳定,为河川的基本流量;它在维持河道生态、提供枯水季节供水中作用显著。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表为40年间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的相关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 |
降水量(mm) |
平均气温(℃) |
基流(108m3) |
基流指数 |
1961~1970年 |
638 |
-0.98 |
136 |
0.64 |
1971~1980年 |
649 |
-0.61 |
138 |
0.66 |
1981~1990年 |
681 |
-0.40 |
150 |
0.63 |
1991~2000年 |
642 |
0.11 |
116 |
0.67 |
根据表中数据的相关性判断,黄河源区河流径流量大小主要取决于
A.气温变化 | B.降水量变化 |
C.基流指数变化 | D.植被变化 |
40年间,气温升高对黄河源区基流和基流指数的影响明显。因气温升高
A.蒸发量增大,地下水补给增大,基流减小 |
B.冻土融化多,地表水下渗增多,基流减小 |
C.冻土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 |
D.冰川融化多,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 |
格陵兰自然资源研究所给7只来自冰岛和格陵兰岛的北极燕鸥装上GPS定位器,根据定位器的飞行轨迹,绘制出了北极燕鸥的完整飞行路线(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北极燕鸥如图的迁徙路径,迁徙过程中可以
A.利用洋流顺行 | B.利用盛行风顺行 |
C.获得充足的日照 | D.获得淡水补充 |
北极燕鸥越冬期间,与甲地相比,其繁殖地的
A.昼夜温差较大 | B.白昼时间更长 |
C.太阳辐射更强 | D.平均风速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