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横线为纬线,竖线为经线。G、I分别为BH、HD的中点。回答问题。若BAD是晨昏线,且D点正值日出,一架飞机自H点出发,沿赤道向东匀速飞行,12小时后又回到H点,则飞机上的人能观测到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 | B.一次日出,两次日落 |
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 | D.两次日出,两次日落 |
若CAE是晨昏线,A点不是极点,且此时G点正值日出,则AGH I的地方时分别是
A.10 8 6 4 | B.6 12 18 24 |
C.12 18 6 4 | D.12 6 12 18 |
若DE是晨线的一段,则该日我国黄岩岛(北纬15°07′,东经117°51′)的昼夜比例为
A.1∶1 | B.1∶2 | C.1∶3 | D.1∶4 |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上述"某月"是()
A. | 1月 | B. | 4月 | C. | 7月 | D. | 10月 |
2.该月份甲地盛行()
A. | 东南风 | B. | 东北风 | C. | 西南风 | D. | 西北风 |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 | 高温多雨 | B. | 低温少雨 | C. | 温和多雨 | D. | 炎热干燥 |
气候变化与异常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
A. | 太阳黑子增多 | B. |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 |
C. | 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 | D. | 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 |
下图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 |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
B. | 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
C. | 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
D. | 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
2.有关图示地区的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
B. | 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
C. | 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 |
D. | 该月等温线图上,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
3.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 B. | 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
C. | 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 D. | 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 B. | 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
C. | 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 D. | 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 B. | 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
C. | 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 D. | 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
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 B. | 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
C. | 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 D. | 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