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问题。E处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窄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受到
A.暖流影响 | B.海陆分布影响 |
C.大气环流影响 | D.寒流影响 |
F处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 B.降水 |
C.地形 | D.洋流 |
右图中圆圈是某纬线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M、N、P三点将纬线圈平分为三段弧,其中MN为夜弧,其余各弧为昼弧。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M在N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B.M在N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C.M在N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D.M在N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4.图中P处的日落时间(地方时)为 ( )
A.16 时 B.18 时 C.20时 D.22时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l时10分“中国神舟七号飞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完成l~2题。
1.“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大约位于
2.“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升空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 B.全球新旧两天的范围等 |
C.开罗(300N,310E)人收看实况转播在下午3点多 | D.西昌日落西北满天红 |
l8.我国某个地理野外考察队相隔约一个小时看到GPS接收机分别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
A.向东南方向行进 |
B.行进的相对高度达到1 000米 |
C.看到的树种多属于常绿硬叶树 |
D.19:07:58时所到地已是黑夜 |
读右图,完成16-17题。
15.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16.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 )
A.当地广阔的市场 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先进的科技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17.与M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 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国际局势多极化
下面为一组剖面示意图,该组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l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图回答13~14题。
13.图示t4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C.洪峰流量减小,且出现频率降低 D.春夏季流量增大,秋冬季流量减小
14.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