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
A.气候因素 | B.婚姻家庭 |
C.政治因素 | D.经济因素 |
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丙 | D.乙、丁 |
2010年11月1日0时开始,我国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近四次人口普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有关1964-200
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大于65岁年龄段的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
D.人口呈现低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
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现在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我国
A.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 B.人口增长速度仍过快 |
C.国内自发性人口迁移过大 | D.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 |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
①人口数量 ②人口构成③人口合理容量④城市化水平⑤消费水平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④ |
下列能促进环境良性发展的做法是
A.把农田改为建筑用地,扩大居住面积,改善生活环境 |
B.把现有林地、草地改为耕地,提高粮食总产量,解决粮食问题 |
C.增加城市车辆数量,解决乘车难问题 |
D.植树造林,绿化大地 |
人类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是
A.停止和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
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
C.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人类可以无限制地从环境中获取能量和物质 |
D.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
在大城市提倡的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城市的噪音和光污染 |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
C.减轻光化学烟雾污染 |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
目前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低—高”模式 B“低—高—高”模式
C“高—高—低”模式 D“低—低—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