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

材料二: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
(1)在①②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海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
(3)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4)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南昆铁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铁路所连接的铁路有: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D________(煤矿),E__________(铁矿),F________(水能集中分布河段)。
(3)该铁路途经地区的民族构成和经济状况如何?
(4)该铁路的建成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下面是一幅“雷达”式统计图,该图反映两种工业结构模式(模式Ⅰ和模式Ⅱ),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在空白圆圈中用所给图例绘制模式Ⅱ的产业结构扇形统计图。我国发展此种模式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图中模式Ⅰ反映出的工业生产投入的特点。
(3)结合中国国情和图中两种工业结构模式,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我国应形成什么样的工业结构?

读下面材料和图,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包括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八个周边城市,争当中国经济发展“第四极”。计划分三步走:近期至2005年,建成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高速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基本框架;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在长江中游率先实现现代化,建成三大产业带,实现中部崛起。
(1)汉水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名称是    
(2)依据图中所给的条件,该城市适合发展    工业,该工业按其投入的主要因素属于    型工业。
(3)该城市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有①    ,②__________,③________。
(4)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与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的相同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