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 |
| B.糖类组成一定符合通式Cm(H2O)n |
| C.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 |
| D.符合通式Cm(H2O)n的一定是糖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往沸水中滴加0.1molFeCl3饱和溶液,制得的胶体中含0.1NA个Fe(OH)3胶体粒 |
| B.标准状况下,11.2L C2H6含3NA个C—H极性共价键 |
| C.标准状况下,5.6 L NO和5.6 L 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0.5 NA |
| 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干燥的Cl2和氯水均能使鲜花褪色 |
| B.向碘水中通入SO2,碘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
| C.向FeBr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浅黄色是因为生成了Br2 |
| D.将Cl2通入AgNO3溶液中不会有沉淀产生 |
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
| B.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 C.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
| D.白酒用于增稠增香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不溶于水,有毒 |
一定条件下,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和足量B,发生反应如下:2A(g)+B(s)
2D(g)△H<0,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
| 反应温度/℃ |
800 |
800 |
850 |
| c(A)起始/mol·L-1 |
1 |
2 |
1 |
| c(A)平衡/mol·L-1 |
.0.5 |
1 |
0.85 |
| 放出的热量/kJ |
a |
b |
c |
A.实验III的化学平衡常数K<1
B.实验放出的热量关系为b>2a
C.实验III在30min达到平衡时的速率v(A)为0.005mol• L-1·min-1
D.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上述反应达到平衡
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这四种元素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元素 |
X |
Y |
Z |
W |
| 原子半径(nm) |
0.077 |
0.075 |
0.102 |
0.099 |
|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 |
+4 |
+5 |
-2 |
-1 |
A.Y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反应的产物只含有共价键
B.1mol/L的单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
C.0.3molCu分别与足量HYO3和H2ZO4的稀溶液反应均产生0.2mol气体
D.X与Z形成XZ2时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