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2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1,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中均通过0.01mol电子,若不考虑盐的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右边电极上生成物质的物质的量:①=② |
B.相同状态下电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①=② |
C.溶液的pH变化:①减小,②增大 |
D.电极反应式①中阴极Cu2++2e-=Cu:②中负极:Zn-2e-=Zn2+ |
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
B.图2中,发生吸氧腐蚀 |
C.图3中,燃烧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由于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 |
D.图4中,用牺牲镁块的方法来防止地下钢铁管道的腐蚀,镁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 |
用CaCO3与1 mol·L-1稀盐酸反应制取CO2,下列措施对反应速率几乎没影响的是
A.改用浓度为0.5 mol·L-1的稀硫酸 |
B.加入更多的碳酸钙 |
C.稍微加热,升高反应温度 |
D.改用浓度为2 mol·L-1的稀盐酸 |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
C.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
如图所示,利用2Ag + Cl2 = 2AgCl设计的原电池可测量空气中Cl2的含量(原电池的电解质是含有自由移动Ag+的固体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c(Cl2)越大,Ag极消耗速率越快 |
B.Ag+向Pt电极移动 |
C.电子由Ag电极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 |
D.Ag电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
已知I2(g)+H2(g)2HI(g)△H=-QkJ/mol(Q>0),H-H键能为akJ/mol,H-I键能为bkJ/mol,则I-I键能是
A.b+Q-a kJ/mol |
B.2b-Q-a kJ/mol |
C.2b+Q-a kJ/mol |
D.b-Q+a kJ/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