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下表),回答问题
|
东部经济地带 |
中部经济地带 |
西部经济地带 |
|||
平均值 |
广东 |
平均值 |
湖北 |
平均值 |
青海 |
|
1984年 |
2.33 |
5.22 |
2.51 |
7.62 |
4.96 |
10.26 |
1997年 |
1.99 |
3.85 |
2.32 |
5.88 |
4.17 |
8.39 |
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
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①④ |
读某地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a、b、c分别表示
A.居住区、种植区、乳畜养殖区 |
B.居住区、乳畜养殖区、种植区 |
C.种植区、居住区、乳畜养殖区 |
D.乳畜养殖区、居住区、种植区 |
下列最能体现该模式特点的是
①循环型 ②高消耗 ③生态化 ④可持续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关于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原则 |
B.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公平性、发展性、共同性三个基本原则 |
C.公平性原则是指人类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公平 |
D.共同性原则是指全球各国必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
2005年某大城市交通委员会进行了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调查表明:2005年居民出行距离比2000年增长了16.25%。阅读资料和图回答问题。该城市交通结构变化的特点为
A.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
B.小汽车已成为出行的首选 |
C.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
D.公交出行的比例稳步上升 |
该市交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
A.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 | B.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 |
C.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 D.中心商业区地位下降 |
读图,完成问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港口,条件最好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港口,最容易发生泥沙淤积的是
该图是2009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这条曲折“摇摆”在贵州省晴隆县山地的公路被称作“二十四道拐”。据此回答问题。
山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
A.公路运输速度快 |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
C.公路运输量大 | D.公路运输价格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