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今年我校去五龙山旅游时,小明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靠在滤纸任意一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漏斗   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3)认真观察下图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4)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21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进行了新一轮考古发掘。至今三星堆已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纵目面具等一批珍贵文物,如图。

(1)出土的黄金面具仍金光灿灿,而青铜纵目面具已锈迹斑斑,这说明金的活动性比铜

   (选填"强"或"弱")。

(2)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如黄铜矿。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铜(CuFeS 2),其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3)应用碳﹣14测出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碳﹣12和碳﹣14是碳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中    数不同。

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研究。

(1)如图甲进行白糖溶解实验,根据图中现象判断:溶液②   (填“是”“不是”或“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

(2)如图乙所示,小科利用集气瓶收集从导管导出的氧气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可是他始终没有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小科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从生活经验到定性实验,再到定量实验,科学方法的进步推动科学的发展。

材料一:公元前,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是由火、空气、土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他把元素定义为其他物体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体。

材料二:17世纪,玻义耳认为元素是只能通过实验证明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物质。他把严密的定性实验方法引入科学中,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

材料三:18世纪,卡文迪许用酸与金属反应得到“易燃空气”,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小露球。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混合”后的物质,其类别属于纯净物中的    

(2)材料三作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证据,应在“?”处填    

2020年12月,贴满"暖宝宝"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图片(如图1)火遍全网。给返回器贴"暖宝宝"是为了防止它携带的推进剂无水肼(N 2H 4)凝固。

(1)无水肼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模型如图2所示,图中甲表示的元素是    

(2)下列关于无水肼说法正确的有    

A.

无水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

无水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无水肼分子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D.

无水肼由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则:(1)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