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校去五龙山旅游时,小明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棒靠在滤纸任意一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高于漏斗 D.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3)认真观察下图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4)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数字和符号表示下列粒子:
①3个氢分子,②5个硫酸根离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而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让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⑴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能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⑵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物中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生成物中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是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还能获得一条关于物质变化的信息是________。
⑶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小丽同学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局部,依据此表回答问题:
①我发现其中有一处元素符号不正确,应该改为___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它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
⑷如图是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我能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有________(填符号)。
图甲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乙是该元素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
(2)图乙所示粒子的符号为______。
我国以食盐加碘方式防治碘缺乏病,碘盐就是在普通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
碘酸钾中碘元素(I)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碘酸钾高温下容易分解,所以炒菜宜在起锅前才加食盐。有人认为高温下碘酸钾会首先分解为碘化钾,化学方程式是2KIO3 2KI+3O2↑,该反应前后,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填“升高”、“降低”或“改变”)。
日本地震造成了核泄漏,我国部分地区监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该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碘元素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下列原子对应的元素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
请从H、C、N、O、Cl、Na、K、Ca几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离子的符号:
3个氮分子;一个钠离子;
(2)任写一种酸的化学式;
(3)任写一种化肥的化学式;
(4)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