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为我国部分区域四类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根据有效风能密度和有效风速全年累计小时数,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完成问题。关于四地风能资源分布及原因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风能贫乏区;盛行中纬西风,地形闭塞 |
B.②风能较丰富区;盛行西南季风,地形平坦 |
C.③风能可利用区;盛行东南季风,地形闭塞 |
D.④风能丰富区;邻近冷气团源地,地形平坦 |
下列四地风能资源丰富程度与④地最接近的是
A.雅鲁藏布江谷地 | B.东南沿海地区 | C.四川盆地 | D.黄土高原 |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夏天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
B.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
C.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大气逆辐射强 |
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二氧化碳较多 |
该图是某大陆沿北回归线作的剖面示意图,图中M、P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回答问题。此时④地吹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图中下列地区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该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该图为某地北京时间3月21日13时20分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问题。该日()
A.广州日出比上海早 |
B.南极中山站有极昼现象 |
C.有太阳直射现象 |
D.北京白昼时间长于上海 |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100°E,0°) | B.(140°W,0°) |
C.(140°E,0°) | D.(100°W,0°) |
该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问题。
当太阳直射点由d→a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
B.南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长 |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都在减小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