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从2006年起,在我国西部15个省(区、市)开始建设蚕桑基地项目,
它标志着我国开始实施桑蚕业中心的战略大转移。
材料二 “西气东输”Ⅱ线工程西连中亚天然气管道,自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入我国境内,南至广州,全长4900
多千米,2012年将全线贯通,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
(1)分析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桑蚕生产区位优势逐渐减弱的原因。
(2)“西气东输”Ⅱ线工程完工后,对珠三角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
下图是我国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2)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8分)
(3)说说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10分)
(4)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说明A城市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广西沿海防城港市。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近年来,呼伦贝尔和通辽等城市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图1为内蒙古部分地区含煤地层分布示意图,图2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图3为2009~2013年内蒙古、山西和全国煤炭产量统计。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内蒙古地区含煤地层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产量的变化特点。
(2)分析说明图2所示的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
(3)指出图1中甲地的植被状况,并推测甲地煤炭资源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
(4)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和通辽两城市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中的恒河平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农耕比重大,冬季秸秆燃烧量大。图2是图1中A城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等国的深水稻为禾本科稻属粮食作物,一般生长在1~6米深的水中,根茎长,稻谷容易脱落。稻田可以同时养鱼,其修长的茎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身场所。
(1)归纳A城市的气温特征并解释原因。
(2)深水稻的单产比一般水稻低,分析说明恒河平原发展深水稻种植的原因。
(3)图3显示恒河平原2013年年初近一个月因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阴霾现象。分析此地冬季易被阴霾长期笼罩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西北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左图)和西北某区域地表物质组成分布图(下右图)
材料二: A地气温资料
(1)图中A地是我国冬季寒冷中心之一,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比较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地表组成物质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述新疆地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