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2题。图中d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 | B.劳动力 |
C.资本 | D.技术 |
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 | B.质量 |
C.类型 | D.区位 |
图表示北半球冬至日某纬度(32°N)不同坡向R值随坡度变化(纵坐标R表示山地东西南北四个坡面实际得到的太阳辐射与当地水平面上太阳辐射之比)。表示山地的北坡的曲线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随着坡度持续增大至59°,甲、丁曲线数值的差值将()
A.一直增大 | B.一直减小 |
C.先增大后减小 | D.先减小后增大 |
若图中的时间表示地方时,该圆只能表示()
A.经线圈 | B.赤道圈 |
C.晨昏圈 | D.极圈 |
读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两河流流经地区的最可能的是()
A.有褶皱无断层 | B.有断层无褶皱 |
C.无断层无褶皱 | D.有断层有褶皱 |
计划从图中的M到N修建一条公路,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m3/s。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若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水流面积为50m2,流速为300m/s。则该处河流断面的流量为()
A.300m3/s | B.500m3/s |
C.1500m3/s | D.15000m3/s |
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和乙 | B.乙和丙 |
C.丙和丁 | D.甲和丙 |
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
图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图中海域是()
A.波斯湾 | B.地中海 |
C.黑海 | D.里海 |
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