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性是 ,原因是 。
(2)B、C两地形成城市的区位因素分别是下列中的 。
①平原 ②沙漠 ③矿产 ④军事
(3)该地区沙漠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图7是甲、乙两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⑴试比较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的相同或相似点。
⑵简述甲、乙地区气候的主要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⑶简要说明甲、乙地区地形的差异和主要外力作用。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l2月7日(北京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此次峰会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旨在给地球降温的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较大。
⑴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谈判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⑵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部分行业损失较大,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
A.保险业——自然灾害增多,赔偿增多 |
B.旅游业——全球变暖,出游人数减少 |
C.林业——全球气温的升高和干旱问题增加了引发野火的机会 |
D.渔业——二氧化硫多,海洋酸化,影响鱼类生长 |
材料二:全球变暖、化石燃料的日渐消耗,引起了人们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深刻思考。近日多家媒体披露了德国多家大型金融和能源企业将联手南下,到北部非洲建立一个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以向欧洲提供电能。
⑶据材料分析在此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优势条件。
材料三: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图6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4)丙地有效风能密度较小的原因是:。
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乙地,其主要原因。
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完成:
(3)该地农业所属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简述其主要特点。
(4)简述图示工业布局和工业生产的特点。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干旱灾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2010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损失惨重。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也开始出现旱灾的苗头。
(1)分析②⑤旱灾的季节差异及其自然原因。
(2)说明⑤区域可能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城市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出该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指出分布特点。
(2)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3)20世纪50年代,在甲、乙之间的地区大规模垦荒,请说明对土地产生的影响并简要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4)丙地大量引河水灌溉会对湖泊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