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同一种哺乳动物的三个个体的两对相对性状时,发现其基因组成是:甲:DBb;乙:DdBB;丙:dBb。由此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个生物的体细胞在细胞增殖后期染色体数目都相同 |
B.D与d位于X染色体上,B与b位于常染色体上 |
C.三者的基因型为甲:BbXDY;乙:BBXDXd;丙:BbXdY |
D.甲、乙、丙分别形成4、3、4种配子 |
已知家鸡的无尾(A)对有尾(a)是显性。现用有尾鸡(甲群体)自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乙群体)。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B.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C.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D.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
以下为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示意图。其中PstⅠ、SmaⅠ、 EcoRⅠ和ApaⅠ等为相应限制性内切酶的切点,同时质粒中含有卡那霉素的抗性基因。以下与培育过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构建重组质粒时,应选用PstⅠ和EcoRⅠ两种限制酶对供体细胞DNA和质粒同时进行切割 |
B.可以在香蕉组织块的培养基中加入卡那霉素,以筛选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转基因香蕉组织细胞 |
C.将香蕉组织块培育为植株,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培养基中提供植物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为水和无机盐 |
D.在植物的组织培养中,需要调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以控制过程①和②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
甲、乙两图是某植物的两种不同细胞(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甲,图中结构1起重要作用 |
B.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 |
C.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进行的生理活动都能产生ATP,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
D.甲细胞一般不再增殖,核中DNA只转录不复制;而乙细胞则正好相反,能继续增殖,核中DNA复制但不转录 |
下表为人体几种细胞中的基因和蛋白质的比较,错误的分析是
基因 |
蛋白质 |
|||||
卵清蛋白基因 |
β珠蛋白基因 |
胰岛素基因 |
卵清蛋白 |
Β珠蛋白 |
胰岛素 |
|
输卵管细胞 |
+ |
+ |
+ |
+ |
— |
— |
成红细胞 |
+ |
+ |
+ |
— |
+ |
— |
胰岛细胞 |
+ |
+ |
+ |
— |
— |
+ |
A.通过检测细胞中的蛋白质,可以推断相关基因被表达
B.人体内不同类型的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蛋白质
C.细胞分化的关键是有无决定特异性蛋白质合成的基因
D.特异性蛋白质直接决定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最后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锅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装置也适合“探究酵母菌进行厌氧呼吸的最适温度” |
B.若30min后液面没有变化是因为酵母菌只进行了需有氧呼吸 |
C.若酵母菌进行了厌氧呼吸,则液面应该下降 |
D.还应设置一个气球加入等量煮沸过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相同装置作为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