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数据是( )
A.υA= 0.5mol/(L·s) | B.υB= 0.3mol/(L·s) |
C.υC= 0.8mol/(L·s) | D.υD= 1.0mol/(L·s) |
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陈述Ⅲ |
A |
加压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 |
工业生产硫酸常在高温下进行 |
Ⅰ对,Ⅱ对;有 |
B |
Cl2和SO2混合后可用来漂白纸浆 |
Cl2和SO2都有较好的漂白作用 |
Ⅰ对,Ⅱ错;无 |
C |
工业生产硫酸用水吸收SO3 |
SO3可与水反应 |
Ⅰ对,Ⅱ对;有 |
D |
石墨常用作电解池的电极 |
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导电性好 |
Ⅰ对,Ⅱ对;有 |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1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1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③④ |
已知某溶液Cl-、Br-、I-的离子数之比为1:2:3,要使溶液Cl-、Br-、I-的离子数之比变为3:2:1,则通入Cl2的分子数与原溶液中I-离子数之比为()
A.1:2 | B.1:3 | C.2:1 | D.3:1 |
某混合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25℃) |
Cu(OH)2 |
Fe(OH)2 |
Fe(OH)3 |
Ksp |
2.2×10-20 |
8.0×10-16 |
4.0×10-38 |
完全沉淀时的pH |
≥6.4 |
≥9.6 |
3~4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中:c(SO42-):[ c(Cu2+) +c(Fe3+) +c(Fe2+)]=5:4
B.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不可能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
C.若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调节pH到3~4后过滤,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
D.若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首先生成Fe(OH)3沉淀
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①SiO2②Al ③Al2O3④Al(OH)3⑤Na2CO3溶液
⑥Ca(HCO3)2溶液⑦NH4HCO3溶液⑧KHSO4溶液
A.④⑥⑦⑧ | B.②③④⑥⑦ | C.①②③④⑦ | D.②③④⑤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