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日 “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某同学得知上述消息后, 画出“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假想图如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并且它们都按顺时针方向飞行。由此假想图,可以判定( )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 |
B.“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
D.“天宫一号”适度加速可能与“神舟八号”实现对接 |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正中有一带电微粒正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两平行带电板改为竖直放置,带电微粒的运动状态将是( )
A.保持静止状态 |
B.从P点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 |
C.从P点开始做类平抛运动 |
D.从P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
如图甲所示,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当一个电子以某一初速度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AB由A点运动到B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电子到达B点时速度恰为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
B.电子在A点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C.A点的电势一定高于B点的电势
D.该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产生的
如图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梯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梯形所在的平面平行.ab平行cd,且ab边长为cd边长的一半.已知a点的电势是3V,b点的电势是5V,c点的电势是7V.由此可知,d点的电势为()
A.3V | B.2V | C.1V | D.4V |
一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1mA,内阻为5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A.串联一只10kΩ的电阻 | B.并联一只10kΩ的电阻 |
C.串联一只9.5kΩ的电阻 | D.并联一只9.5kΩ的电阻 |
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根导线截去一半,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一半 |
B.电阻率表征了导体导电能力的强弱,并且与温度有关 |
C.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
D.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及横截面积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