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美“牵手”,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如图)。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接前,“神舟九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
B.对接时,“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
C.在组合体飞行段,“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7.9km/s |
D.分离后,“神舟九号”变轨降低至飞行轨道运行时,其动能比在交会对接轨道时大 |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为12m/s;当t=2s时,物体的速度为8m/s,则从t=0到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时所用时间可能为()
A.3s | B.5s | C.7s | D.9s |
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当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m |
B.两物体在10s 时相距最远,在25 s 时相遇 |
C.乙物体运动中的瞬时速度要小些 |
D.全过程(0-25s 内)甲比乙的平均速度要小些 |
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2m,BC间的距离为l2 =3m,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则O与A的距离等于()
A. B.
C.
D.
一条悬链长5.6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10m/s2) ()
A.0.3s | B.0.4s | C.0.7s | D.1.2s |
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s,这三段位移的长度之比和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是()
A.1∶22∶32; 1∶2∶3 |
B.1∶23∶33; 1∶22∶32 |
C.1∶2∶3; 1∶1∶1 |
D.1∶3∶5;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