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子核自发地放出电子的现象称为β衰变。开始时科学家曾认为β衰变中只放出电子,后来发现,这个过程中除了放出电子外,还放出一种叫作“反中微子”的粒子。反中微子不带电,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弱。下面关于β衰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β粒子与衰变后的新核的运动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B.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放出的能量等于β粒子与衰变后的核的动能之和
C.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含有电子
D.发生β衰变后的原子核的核子数不变,电荷数增加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虚线右侧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正方形金属框电阻为R,边长为l,自线框从左边界进入磁场时开始计时,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加速度a进入磁场区域,t1时刻线框全部进入磁场.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外力大小为F,线框中电功率的瞬时值为P,通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其中P-t图象为抛物线,则这些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2013年12月11日,“嫦娥三号”从距月面高度为100km的环月圆轨道Ⅰ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近月点为15km的椭圆轨道Ⅱ,由近月点Q成功落月,如图所示。关于“嫦娥三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轨道Ⅰ运动至P时,需制动减速才能进入轨道Ⅱ
B.沿轨道Ⅱ运行的周期大于沿轨道Ⅰ运行的周期
C.沿轨道Ⅱ运行时,在P点的加速度大于在Q点的加速度
D.在轨道Ⅱ上由P点运行到Q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其做负功

如图所示,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小车的上表面由光滑的斜面AB和粗糙的平面BC组成(它们在B处由极短的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车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传感器受压力时,其示数为正值;当传感器受拉力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B至C点的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面四图表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运动员手持乒乓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匀加速跑,设球拍和球质量分别为M、m,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它们间摩擦及空气阻力不计,则

A.球拍对球的作用力
B.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为
C.运动员的加速度为
D.若运动员的加速度大于,球一定沿球拍向上运动

理想化模型是简化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它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下列理想化模型建立的表述正确的是

A.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质量
B.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电荷量
C.理想电压表忽略了电压表的内阻
D.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