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8(甲)所示,摆球直径为_______________cm 。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② 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 = 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 = 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8(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T=______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 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8(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A.        B.       C.          D.
④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做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使用的是半圆形玻璃砖,P1、P2、P3、P4是按顺序插在软木板上的大头针,如图9所示.下述关于实验操作中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任意选了P1、P2连线的方向和入射点A的位置,都可以在圆弧右侧适当位置处插上第三个大头针,使其同时挡住P1、P2的像
B.如果入射点A恰在玻璃砖圆心处,可不使用大头针P4
C.可以用P1、P2连线作为入射光线,也可以用P4、P3连线作为入射光线
D.为减小误差,P1、P2间距和P3、P4间距应适当大一些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若用F表示F1、F2的合力,用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 (选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2)关于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平行贴近木板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拉力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自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的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

(1)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mA______mB(选填“>”、“<”或“=”);
(2)必需选用的测量仪器有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秒表
B.天平
C.刻度尺
D.游标卡尺
E.圆规

两位同学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做“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
(1)甲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ˊ(法线)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OOˊ的线段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所示。测量有关线段长度,可得则玻璃的折射率n= 。(用图中线段表示)

(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b和cd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下界面与实际相同,如图所示。若操作无误,则他测得的折射率比真实
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中,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双缝与屏的距离L2,双缝间距d。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图象如图甲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图中A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x1=__________cm,B位置的游标卡尺读数为x2=__________cm;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___。(用上述字母表示。)

(10分)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分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 g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 g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 g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____和____.
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8.60
10.3
12.1

(2)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3)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L4-L0=6.90 cm,d2=L5-L1=6.90 cm,d3=L6-L2=7.00 cm.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________=________cm.
(4)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 g钩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ΔL.Δ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ΔL=______________,代入数据解得ΔL=________c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g取9.8 m/s2)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