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甲能产生气体;将乙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乙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 | B.乙>甲>丙 | C.丙>乙>甲 | D.甲>丙>乙 |
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a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B.试管b内气体是未来清洁的理想能源 |
C.试管a和试管b的气体体积比为1:2 |
D.由电解水的实验可知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
C.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
下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
B.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D.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 |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