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冷却后用500mLmol·L
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
mol,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所用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B.![]() |
C.![]() |
D.![]() |
图Ⅰ是NO2(g)+CO(g)CO2(g)十NO(g)反应过程中能量示意图。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增大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Ⅱ。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H=234 kJ·mol-1 |
B.若X表示CO的起始浓度,则Y表示的可能是NO2的转化率 |
C.若X表示温度,则Y表示的可能是CO2的物质的量浓度 |
D.若X表示反应时间,则Y表示的可能是混合气体的密度 |
已知可逆反应AsO43-+2I-+2H+AsO33-+I2+H2O,设计如下图装置,进行下述操作:
①向(Ⅱ)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发现微安表(G)指针偏转;②若改往(Ⅱ)烧杯中滴加40%NaOH溶液,发现微安表指针与①的偏转方向相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2e-=I2 |
B.②操作过程中导线上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由C2→C1 |
C.若将微安表换成电解冶炼铝装置,在②操作过程中与C2棒连接的电极上产生氧气 |
D.若将微安表换成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以模拟氯碱工业,在①操作过程中与C1棒连接的可以是Pt-Fe合金电极 |
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 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 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tl℃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 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B溶液的pH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测定出相关含量的是
A. 测定某补血剂(成分FeSO4和维生素C)中铁元素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补血剂溶于水,然后用标准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溶液恰好变紫色且半分钟不改变
B. 测量SO2、N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将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混合气体通过装有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碘—淀粉溶液的反应管至溶液蓝色恰好消失
C. 测定氯化铵与硫酸铵混合物中氯化铵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溶于水,再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至沉淀不再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重
D. 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里结晶水的含量,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晶体加热至蓝色变白,冷却,称量,重复至前后质量恒定
下图表示从混合物中分离出X的两种方案,根据方案I和方案Ⅱ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若含X的混合物为碘水,可通过方案I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CC14液体,充分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X的CC14溶液 |
B.若含X的混合物为乙醇和水,可通过方案Ⅱ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生石灰 |
C.若含X的混和物为KNO3和NaCl,可通过方案II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适量沸水 |
D.若含X的混合物为皂化反应后的混合物,可通过方案I进行分离,加入试剂为饱和食盐水,残留液中含有甘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