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化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中国文化系列电视短片。央视与全国各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相关组织与机构合作,挖掘地方工艺美术、民风民俗、科学技术、人物典故等经典文化,在文化内容的表现手法上,抛弃传统的说教;充分发挥了电视技术制作的优势,采用高清格式拍摄并独具匠心地与动漫巧妙结合,虚实相间,相映成趣,深入浅出的解读中国文化,将一个个文化经典演绎得生动有趣,深入人心,向世人呈现出一幅东方文明之美的风情画卷,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国际影响力。
(1)请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2)《文化中国》的制作过程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创新的社会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城镇化建设已取得长足发展,但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也日益凸显,传统城镇化模式转型刻不容缓。(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和浙江省统计局)
材料一图1我国城镇化率十年增长情况

注: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2%。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都在70%以上。
图 2浙江省统筹城乡四大领域实现度

注:该省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发展迅速,2011年城镇化率为62.3%。
材料二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注重城镇产业经济的培育,重视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城镇化,是“人”由农村农民向城镇市民转化的过程,是逐步提升城乡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及农民市民化后的收入、消费、保障能力的过程。
材料三 在新型城镇化热潮中,保护乡土建筑、传承地域文化、延续历史脉络,是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使不能保留更多原汁原味的群落,也要尽量把那些符号性的建筑多保留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砖质建筑和木质建筑都要重新利用,在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弥补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最短板,并结合材料二分析新型城镇化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
(3)运用“传统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看待新型城镇化改造中注重保留传统建筑的做法。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材料一最近微博上流行一个词,“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过马路,和红绿灯无关。很多中国人喜欢从众,即使违法也心情侥幸,不管红灯绿灯,只要有人过,其他人就跟着过。
材料二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分析,不少网友认为与下列因素不无关系:一是国人对交通规则的漠视,对安全抱着侥幸的心理。二是规则意识集体淡漠,大家一起违规就不算违规。三是心态浮躁、自我观念太强,只管自己方便,不管他人安全。四是实用主义态度对待规则,对自己利大于弊,便遵守和利用规则,反之则无视规则。
(1)材料一中的行为违背了什么道德规范?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如何才能避免自己成为“中国式过马路”中的一员。

【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12年5月英国由于大选产生了“无多数议会”,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单独组圈,而三大主要政党之间的谈判迟迟没有进展,为了能尽快产生新一届政府,布朗辞去首相职务,以便让在大选中得票领先的保守党领袖卡梅伦组阁。2012年5月1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新一任首相。
英国地方居民依法自主组织地方公共机关,在中央监督下依法自主处理本地事务,中央不得进一步地方具体事务。
(1)依据材料说明英国的国家形式。
(2)英美两国政体存在诸多差异,但从其实质和作用上看异中有同,请从实质和作用角度,指出英美两国政体的相同之处。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同时,强调要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材料二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和发展。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这成为了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我国的“贵和”思想,促进了人类和平事业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我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
(2)根据材料一、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我国和平发展道路是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加强资源节约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一项战略任务,既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为我国近年来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状况图

注:我国目前每万美元GDP的能耗约为美国的2-3倍、德国的4-5倍、日本的8倍左右。
材料二由于存在能源利用率偏低、粗放式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我国能源需求过快增长,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针对这一严峻形式,国务院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消费模式转变,加快构建节能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
材料三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做好资源节约工作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加快构建节能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
(3)分析材料三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