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锌和铜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写下了一些记录,其中描述合理的是
卡片:NO:28 日期:2012.6.27
实验后的记录:
①Zn为阳极,Cu为阴极;②H+向负极移动; ③电子流动方向Zn→Cu; ④Cu极有H2产生; ⑤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 mol;
⑥正极电子反应式:Zn-2e-==Zn2+。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④⑤⑥ | D.②③④ |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
| B.图2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
| C.图3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
| D.图4证明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 A.氢氟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 |
| B.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
| C.氯化铁溶液能氧化铜,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
| D.SO2具有漂白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在碘酸钠(NaIO3)的碱性溶液中通入Cl2,可以得到高碘酸钠(Na2H3IO6)。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l2作还原剂 |
| B.碱性条件下,NaIO3的氧化性强于Na2H3IO6 |
| C.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a2H3IO6,转移2 mol电子 |
| D.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1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 mol·L-1的CaCl2溶液:Na+、K+、Cl-、CO32- |
| B.1.0 mol·L-1的HNO3溶液:K+、[Ag(NH3)2]+、Cl-、SO42- |
| C.1.0 mol·L-1的KI溶液: Na+、Fe3+、Cl-、SO42- |
| D.澄清透明的溶液:Cu2+、SO42-、Mg2+、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