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现象,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 SO4改为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3)加入0.10 mol MnO2粉末于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 mL。
②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
右图表示在没有通风橱的条件下制备氯气时设计的装置, 图中a、b是可控制的弹簧铁夹。(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
⑴仪器A的名称是;水槽中应盛放的 是;烧杯中盛放的是;
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当收集氯气时打开,关闭___。当氯气收集完毕时打开,
关闭___。(填a,b)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欲用无水CuSO4粉末配制500mL 0.1mol·L—1CuSO4溶液。根据题意填空:
(1)如图所示仪器,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用到的是(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填仪器名称)。
(2)配制该溶液应选用mL容量瓶,使用容量瓶之前必须进行。
(3)配制该溶液应用托盘天
平称
取g无水CuSO4。
(4)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误差,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
偏低的是(填编号)。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将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
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
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15分)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氧化剂是。
(2)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 。
(3)试管中收集气体是,如果要在A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
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0.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 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 mol·L-1Na2S2O3溶液(显碱性),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 + 2Na2S2O3=" 2NaI" + Na2S4O6。
试完成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应使用____________式滴定管。
(3)步骤③当待测液由_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色且不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40.00 mL,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的操作错误,请指出.
某工厂废水中含游离态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其浓度。
①取水样10.0mL于锥形瓶,加入10.0mL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剂2—3滴
②取一滴定管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然后注入0.01mol/L的Na2S2O3溶液,调整液面,记下读数。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入的指示剂是
(2)步骤②应使用式滴定管
(3)步骤③当待测液由色变为色且半分钟不变化即达终点,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mL,则废水中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从实验操作步骤上看,氯气的实际浓度比所测浓度(填“偏大”、“偏小”或“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