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
A.黛玉应外祖母之召进荣国府,除外祖母外,还见了大舅母,二舅母,年轻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的侄女、贾赦的儿子贾琏之妻王熙凤,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宝黛二人初见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宝玉因见美如天仙的表妹无玉,便砸自己的通灵玉,惹起一场不快。(《红楼梦》) |
B.“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一天史湘云夜宿在宝钗家时,说到宝钗劝她不可看《西厢》等杂书时,对宝钗感激不已,觉得自己以前用小心眼对宝钗是错了。(《红楼梦》) |
C.到了这时,瑞钰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了。她收拾起假的笑容,伏在桌上低声哭起来。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钰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新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民态度坚决,主张反抗。(《家》) |
D.高老太爷生病,陈姨太等人请巫师到家里捉鬼。晚上,高家关紧所有房门,巫师在院子怪叫着跑来跑去,到病人的房里跳着、叫着。第二天滑稽戏又在预定的时间开演,觉慧无法忍受, 便冲出房门,将巫师等人赶出高家大门。(《家》) |
E.觉新和梅表妹相爱,但他身为高家长房的长孙,只能顺从父亲的意志和自己原本不认识的瑞珏结婚了。父亲去世后,他就担起家庭重任,为了求得大家庭的苟安,他只好采取“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家》)根据名著情节填空
①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段判词写的是( )
②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写得是( )
③觉民对琴低声说:“琴妹,我们学堂明年暑假要招收女生。”“我们学堂”指“ ”听到这消息,琴十分高兴,说到时候要第一个去报名。
④觉慧在街上发传单的事被陈姨太告发,高老太爷把他训斥了一顿,觉慧感到面对的人不是祖父更像敌人。为防止觉慧继续参与学生运动,高老太爷下令将他 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
②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③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
④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⑤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侍于君子”的人说话应注意什么?请概括回答。(2分)
答:
(2)孔子认为“言”与“行”的关系如何?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曹阿瞒兵退斜谷)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操大怒曰: “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 ”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乱我军心”的人是谁?他因为哪些原因而被推出斩首?请简述相关情节。阅读下面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面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屋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
“哭的好不伤感”的人是谁?因何而哭?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答第( )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 子路》)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
(1)结合文段概括孔子认为学习《诗经》的目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文段谈谈孔子对太宰的“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所持的态度。(4分)
简答题。 (5分)
“咱们素日好处,再不用说。但今日你安心留我,不在这上头。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了,刀搁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 《红楼梦》说这话的是谁?话中的“出去”是指什么事?“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具体指哪些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题目。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问题:(1)曾子提出了一种提高修养的方法,就是________。
这三则都提到“信”,请问儒家对于“信”的看法是怎么样的?